科区加快农田水利建设 推进农业发展
发布日期:2015/4/8 8:46:40
查看次数:
【字体:

 

    近年来,科尔沁区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大事来抓,不断加大投入力度,创新工作方法,改革管理体制,积极探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路子,大力实施边远贫困地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工程,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入了新一轮发展高潮,为推进农业生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    该区以节水灌溉为中心,依托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、规模化节水、四个千万亩节水增粮等项目,大力推进节水农业发展。去年,该区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万亩,其中,高效节水面积5万亩。同时,全力推进节水高产高效粮食功能区建设,突出高产高效节水,新建40万亩节水高产高效粮食精品示范区。结合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,在每个镇都设有核心区,核心区设有喷灌、管灌、膜下滴灌三种节水灌溉模式,在示范片内做到“六个百分之百”,即实现100%良种覆盖、100%技术集成推广、100%推广测土配方施肥、100%病虫专业化防治、100%机耕播种、100%农业合作社参与。同时,突出技术集成,推广“一增四改”技术,整村推进大小垄播种80万亩,测土配方施肥100万亩,玉米病虫害统防统治全覆盖,积极争取国家深松整地试点项目,完成深翻深松80万亩。

    围绕节水项目区建设,该区以“集中连片、整镇推进”为原则,成立了涉农项目优化整合工作领导小组,全年投入整村推进、产业化扶贫等重点项目资金2700万元,扶持重点贫困嘎查村17个,帮助1296户、4925贫困人口实现脱贫。同时,以育新镇、余粮堡镇、丰田镇和莫力庙苏木为重点,创建节水高产粮食功能区40万亩,集中连片规模达80万亩,并重点打造了4个面积在3万亩以上的“玉米节水高产田精品核心示范区”。 建成后的节水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.75以上,每亩地实现年农业节水200立方米以上。同时,配套集成大小垄播种、配方施肥、病虫害统防统治等“六项关键技术”,带动粮食增产20%以上,亩均增收300元,人均增收900元。

    为切实提高防洪减灾能力,该区以防汛抗旱为重点,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治理。去年,该区争取上级资金260万元,对清河河道昆都花至高家街段、大德泉灌区黄家窝堡总干渠进行了清淤,清淤长度达1.8万米;对大德泉灌区冯家总干渠进行了维修并清淤4处;对莫力庙水库、小塔子水库副坝进行了整治;对辽河险段进行了加固。有效提高了防汛能力,为农业稳产增收打下了基础。

【 纠 错 】 【加入收藏】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窗口】